专题

>>>大气网首页

主要观点

谈问题

  • 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,想要在经济相对平稳运行下解决大气污染问题,有诸多困难。
  • 大气污染治理责任主体不明确,治理找不到落脚点,从下到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治理结构。
  • 从客观需求上,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污染治理。但以我国现行的财政体系,不可能往大气治理上投入太多资金。
  • 社会资本投资的决策要基于可行的商业模式,而大气污染没有明显的边界,无法形成商业模式,较难形成项目融资,难以形成与社会资本的对接。
  • 大气治理项目类型主要是社会管理型,难以实现基于公共服务的项目融资的结构设计。
  • 大气领域项目没有经营性,无法在产业上落地。

谈方法

  • 做好顶层设计,形成统一的治理结构,明确责任主体。
  • 进行污染排查,针对重点行业制定行业标准。
  • 由政府主导,规范减排和治理技术。
  • 政府对污染企业减排的奖励要到位。
  • 通过规范排污权市场交易,调动企业的积极性。
  • 确保政府监管到位,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。
  • 通过试点探索适宜的治理模式,然后逐渐推广。
  • 需要有突破的公共服务项目,通过项目进行市场的培育。
  • 借鉴电力行业的管理模式和收费投资回报模式。有国家补贴,有地方政府补贴,电网来计量,环保来核查,物价局再去结算,这是一个很好的模板。

谈资金

  • 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,要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。
  • 资金配置需要有科学性,治理资金的来源要明确。
  • 由政府主导,统一核定收费,再由政府安排,统一规划治理。
  • 设立政府专门的筹资渠道,保证还款途径,最终偿付作为来源的保障,能够为政府筹措一大笔资金直接用于投入。
  • 建立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对接平台,使各种资本在顶层设计上,把有限的钱放大,把短期的钱拉长,撬动更多社会资本。
  • 把部分财政资金用于贴息,使金融资本能够参与,发挥资金放大效应。
  • 政府采购设备,可以通过金融机构,拉长与租赁公司的租期,减缓财政压力。
  •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污染企业的排污收费。
  • 确保政府资金的有效使用,更应保证去向清晰透明、有迹可循。。
  • 探索能够让投入创造产业产值的方式,使投入资金具有延续性。
  • 污染企业是治理主体之一,要在行业内形成公平机制,逼迫企业履行责任。
  • 探索方法将治理变为经营行为,创造市场价值,将企业被动治理变为主动治理。